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纸白银 当前价格
今开
最高
昨收
最低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名牌包还要贵的社会

0
回复
63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9 15: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费品日益向大众普及,社会等级却在悄悄演变。十年前,名牌包意味着身份与社会地位,如今“谈资”渐入人们视野,逐渐成为区分社会等级的象征。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名牌包还要贵的社会。
  投友们不妨假想一个场景。在一个聚会上,你与两位年轻女士聊天。其中一位女士拿的包看上去挺一般,但是谈吐不俗,居然引用了上周《经济学人》杂志对本次达沃斯论坛的分析。第二位女士的包一看就是名牌,但她更关心电视剧《恋爱先生》里的某个人物的命运。
  那你能不能判断,这两位女士谁的社会地位更高呢?
  在中国可能不太好判断。第一位女士似乎更有文化,也许是某个大学的青年教师。可是第二位女士的经济状况可能更好,也许是银行的经理。至于二人的地位高低,则很难说。

  但是,如果是在今天的美国,答案就非常简单了 —— 肯定是第一位女士社会地位高。不仅仅是学识,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她的经济状况也大大超过第二位女士。
  这可不是因为美国是个公平社会,有知识的人地位一定高 —— 因果关系正好相反:今天的美国是个非常不平等的社会,知识很贵,是只有社会地位高的人,才有知识。

“有抱负阶级” 和 “炫耀型消费”

  “有抱负阶级”,在美国相当于中产阶级的上层或者更高。
  而 “炫耀性消费”,这是一百年前韦伯伦的理论,比如你要戴一块特别贵的名表,显然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为了向人炫耀,彰显经济地位。

  从进入21世纪以来,“炫耀性消费” 在美国和中国都已经结束了 —— 因为现在几乎没什么东西值得炫耀。随着生产力提高,各种以前的“高端”消费品都在向普通人普及。坐飞机、开 SUV、游轮度假,这些东西中等收入者也能负担得起。再好的电视机、再贵的名牌包,也不过就数万元。从绝对生活享受来说,富人和中等收入者差别不大。

  现在来说,知识的确很值钱 —— 但这个“值钱”可不是用知识创造财富,而是用财富购买知识。知识越来越贵,所以《经济学人》上的谈资就的确比名牌包值钱。《经济学人》杂志订一年才100美元,但是为了看懂这个杂志你至少得上过大学。
  更重要的是,比如你在一个聚会上,跟人聊天能聊到《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你就发出了一个信号。同类的人识别到这个信号,你就可能加入一个新的关系网 —— 这种关系网通往高端的工作机会、掌握关键资源的联系人、和私立学校。而对比之下,拿个什么包就没有这样的作用。
  这就是无形消费。表面上看,做这件具体的事儿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想要成为一个知道这么做的人,非常花钱。物质消费的目的就是它本身:你买辆好车,就是为了享受好车,别的意义几乎没有。可是无形消费却可以是通往更好的生活、给下一代创造上升空间的手段。
  这类阶层固化的问题,在中国,也逐渐被人重视。将“有抱负阶级”对应到中国,大约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型中产阶级了,也就是乐意于为知识、为未来的提升花费的各位投友。
  过去我们认为,中国的教育比美国的便宜很多。不过现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培训班、特长班…以及大学招生时种种推荐生、加分项…不得不承认,知识在中国,也渐渐向中高层移动。

这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现象
恐怕要留给各位投友去评判了
幸运的是我们走在社会变迁的前端
还有时间去提升自己
为以后愈加昂贵的知识积累资本
↓↓↓↓↓
找郑投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广西天游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桂ICP备2020009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