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纸白银 当前价格
今开
最高
昨收
最低

【青山霸金】带你理顺大宗商品的一整个周期  

0
回复
28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2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青山霸金


导读: 在大宗商品金融属性的需求增量代替真实需求占据主导之后,不把两者分清就会在投资中迷失。现在市场又回到了美联储可能降息、金融机构开始疯狂的场景下了,该怎么在这个市场上浮沉呢?


  2000年之后的大宗世界经历了完整一个循环,“供应决定短周期波动,而真正的超级周期是需要需求的故事”,这也正是“中国人买什么,什么就涨价”的逻辑来源。而商品供应和需求的周期来配合杠杆,这才能造就一轮真正意义上大家所谓的超级商品周期,而最近的一轮大周期是在2000-2012年。


  2000年之后中国经历了三轮的需求增量。第一轮大概在2005年之前,更多的是在上一轮萧条期里活过来的圈内人和中国真正的产业链供需双方,需求增量确实是真实的;


  直到2004年,全球大宗商品在中国真实需求的推动下打破了20年区间高点,在中国国储铜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之后,加上2005年开始的中国股市的大牛市,资源类的股票的上涨带来了中国金融机构对大宗的关注,大宗世界的金融属性也随着杠杆的增加而不断的加强。


  而2005-2007年,真实的和金融性的需求恐怕就一半一半了。价格不断上涨吸引了越来越多贸易商,潜移默化的增加了投机性需求的比重,势必带来了所谓需求总量的激增。中国之前的螺纹钢市场就是很典型的,05年之后,钢贸商的本质已经转化为了一个加杠杆囤货赌价格,又或是直接违规从银行套取资金的地方,后来随着经济放缓、信用质量下降,钢贸商出了很多事情。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个重要的转折点,系统性的风险带来的流动性收紧一下子引发了全球需求增量的瞬间收缩。救市刺激计划之后,全球需求增量逐步的恢复过来,但也同样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原本在08年就已经结束的大宗商品的第二轮阶段又被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利差和汇差掀起了第三段高潮,而这段高潮也使得商品世界的金融属性和杠杆达到了顶峰。


  2009年到2012年这第三段,金融性需求的增量就成为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个别商品还创出了新高的重要推手,也是这十年大宗里的疯狂的第三段。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段纯投机性需求的增量呢?如果只是用一句全球都放水造成了流动性的过剩去解释还是不够细致。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美的利差随着美联储降息后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带来了中美货币政策的差异,人民币的单边升值创造了一个利差、汇差都存在的环境,商品的贸易流动可以带来近乎无风险的套利机会,激发了融资套利需求,因而那几年中国该港口囤积的大量的大宗商品原材料。


  另一个原因是金融机构最后的疯狂。金融家只看眼前的利润,完全不会顾及日后的清算,缺乏实体渠道的银行似乎发现大宗套利者是个稳赚不赔的游戏,于是投机性需求和金融需求变成了需求增量的主导。但当中美的利差预期开始在2012年底发生变化的时候,当过多的商品金融杠杆开始产生一些信用性风险的时候,当人民币不再升值的时候,当中美利差,当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看到风头不对的苗头开始主动的撤离大宗商品领域业务收缩杠杆的时候,大宗商品的十年辉煌就结束了。


  如果不清晰的把需求增量分析透彻,那么就会在真实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中迷失,正所谓索大爷的“市场是一个自我循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所谓的投机性需求的深刻解释,“商品世界里没有真正的短缺,也没有真正的过剩,一切都是相对的”。


  这其中的逻辑,就是真实的供需错配驱动价格上涨→投机利润的增加→投机者加入需求的大军→囤货居奇→商品供应进一步“相对短缺”→价格进一步上涨→继续刺激投机者囤货居奇→供应进一步“相对短缺”。如果在这个环节中投机者能够进一步获取杠杆的话,那么价格在自自我强化下很容易演变成过渡投机,最后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制度管理层出手对过渡投机进行的平抑。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一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且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与商业用途,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内容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第一纸白银分析网网站赞同或者否定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QQ:25851199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广西天游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桂ICP备2020009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