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到一些跟风投资成功的案例,心痒痒的,投资就这么简单?
近几年,从黄金、艺术品到文玩,甚至到农产品,都曾出现过一波疯狂的投资潮。一夜暴富,一“战”成名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可谁又注意到他们背后的故事?我身边从来都不乏热衷理财投资的朋友。我也发现,他们都对投资市场缺乏了解,对理财方式也缺乏认知。他们选择投资理财的唯一风向标就是—跟风!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谈起某个项目回报丰厚的人,到最后基本上就都闭口不提当初的那些事儿了,偶尔问起也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被逼急了才冒出一句—亏了!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一样,连资本市场是怎么回事都不太清楚,连K线图都看不明白,对于投资领域如何建构操作也不了解,对于收藏品的鉴别更是两眼一抹黑。无知也还罢了,偏偏还非常无畏,对自己的运气与眼光自信满满,深信自己仿若财神附体,买啥啥涨囤啥啥赚—有此一念,四大皆空。以前有句话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觉得这话误导了好几亿人,以我的观察与发现,应该是“你瞎理财,财不理你”。
市场在发展,以前那种靠各种运气就可以获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投资者仍然在很轻松地进行投资,那么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有些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少会去想,如果连没有文化的退休老人也可以通过股票投资获利的话岂非笑话。实际上,跟风投资就是在赌运气,问题是,你确定有好运气吗?
盲目“跟风”现象一方面折射了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人们决策依据的多元化,不少人认为“通常情况下,凡事跟着大家走,就是安全的。”之所以跟风,是因为缺少足够的信息来为自身选择提供决策依据,人们只好去参照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因为这样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生活中‘跟风’现象的一个直接的心理机制就是源于人们有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影响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是什么让你在市场中一路坚持,是什么让你不抛弃,没放弃?是否还记得当初第一天进入市场的初衷,仅仅是为了赚钱吗?那么我想问一下,赚多少钱?多久时间?凭什么?长的帅,还是长的漂亮?有一句话曾说:时间就等于金钱,那么很多人却发现,在投资这条路上走的如此辛苦,花了大量陪老婆逛街,逛孩子玩耍,陪情人浪漫的时间,却未没有换回来你所期待的……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投资市场没赚钱的原因?
首先要有空杯的心态。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一个杯子想要盛满水,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原来杯子里面的水倒掉,才能盛更多的水。到一个新的市场,新的投资产品一定不要拿原来的思路去交易,否则悲剧将重演。就像牛市的上涨如狂风,别说猪会飞上天,大象站着也会摇三摇,可是,当风过后谁将成为这个击鼓传花被击中的人!当熊市的时候曾发誓不再入市,当牛市的时候朋友圈发荐股的神人比卖面膜的人还多,似乎发现涨停板比给别人点个赞还容易,而这股风过后,你不懂得投资终究会为市场买单!
其次学习的心态,这个社会能力永远不可能等同于学历,任何行业都在不断淘汰有学历的人,却永远不可能淘汰有学习力的人。很多人从学校出来除了看微信、刷微博,几乎没有看过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拿着十年前的九年义务教育想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拼出一片天,岂不可笑?做投资不学习能赚到钱比收复钓鱼岛还难。70%左右的人不懂常用的蜡烛图、均线及交易量变化的含义,完全靠投硬币赌输赢,在澳门赌输了最起码还旅游过一次,最起码你知道输给了谁,但在市场中输了,你连对手都不知道是谁,最后所有的错归于“市场”,市场到底是谁却不知道,它只有由众多的交易者形成的,市场只是一个平台,我们可以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但一定要知道钱是怎么没的。
最后就是合作,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团队的竞争。但在合作的过程中信任和执行成了必要的前提,再好的策略没有执行等于白搭,再好的执行没有好的策略等于害人。两者缺一不可。
总之,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作事的方式、方法,同样的学校、课堂有人上清华、北大、哈弗,有人回家种玉米。同样的市场,有人乌鸦变凤凰,有人却摩托变单车。很多时候不要急于入场交易,一定要倾听市场的声音,夜深人静时多想想自己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是什么导致了投资的失利,也更不要做那些晚上想路千万条,早上起来还扛单的人。连续的判断准确,一定不是靠耶稣,也不是靠抓阄,一定是不断总结和学习的必然结果。
振兴温馨提醒: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请选择正规合法平台)纠正错误的理财观念,培养良好的投资心态,教导正确的风险控制,从而把握利润!实时行情分析,技术指导。
振兴交流微信zxjg001,QQ7681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