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圣金 发表于 2018-8-15 16:34:52

股份回购潮起,甄别“忽悠式”回购,还得看这几招

  今年以来,随着A股个股股价的走低,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抛出股份回购计划,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8日,合计7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规模上限达到63.16亿股,回购资金规模达623.95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来截至8月8日的726家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超6成是股权激励性质,此外有329家公司回购金额低于1000万元。这些股份回购之中,有多少是上市公司真心实意付出了真金白银?又有多少是上市公司在“忽悠”投资者来解决公司的问题呢?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番分析。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潮起

  超4成金额低于1000万元

  股份回购往往向市场传达出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我们发现,今年以来,随着个股股价的走低,不少上市公司密集抛出股份回购计划。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8日,合计7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规模上限达到63.16亿股,回购资金规模已达623.95亿元,其中不乏数十亿元的大额回购。

  在这726家公司中,其中有198家是董事会预案,155家公司通过了股东大会,有90家公司正在实施当中,另外有280家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份回购。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完成回购的公司中,涉及回购次数450次,涉及回购金额391.88亿元,涉及回购股份43.3亿股。对于实施股份回购计划的原因,大部分公司均认为,目前的股价不能正确反映公司价值,为有效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投资的信心。

  据统计,仅在7月以来,A股市场超过22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涉及金额258亿元。其中,美的集团、分众传媒、均胜电子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模超过10亿元,而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然而,我们注意到,在这波股份回购潮中,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具有充分的“诚意”。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8日,合计7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其中329家公司的回购金额低于1000万元,占比为45%,其中合计回购金额7.21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的回购金额为219万元,对于这些公司,它们回购股份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次的上市公司回购潮中,有多少家上市公司能够兑现其回购承诺以及回购股份的诚意如何还有待观察。

  超6成的回购是股权激励性质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对股价会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然而,越是这个时候,投资者越是需要保留一份清醒。

  我们注意到,多家公司在发布回购公告后股价确实是强于大市,但部分股票回购计划属于股权激励回购,对于这一类的“回购”,投资者需要具体标的具体分析。

  自2018年7月以来,“回购”一词的频繁出现,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词之一。同时,A股的回购金额也创出了历史新高。我们注意到,在这些回购中,包括了大量因激励对象离职以及业绩不达标等因素而实施的股票回购,这些回购的股票不用注销,股本不会产生变化,也就是说这些回购对二级市场上的股价没有正面影响。而普通回购注销股票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大大减少了股票的供应量,由于价格与供应量成反比,回购注销股票减少了股票供应,股票稀缺了,价格自然要上涨。

  据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8日,共有7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计划,其中有465家公司是股权激励回购,仅仅只有261家公司是普通回购。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A股公司回购的股票基本用于高管或是员工激励,大多数A股的回购并没有减少股票数量,只是换了持有人。一旦市场好转、股价上涨,这些股票又会抛向二级市场,形成巨大的抛压。另外高管们占据有信息优势,这样的回购,对其他的投资者而言似乎意义不大。

  警惕高质押率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

  A股回购金额今年虽然创出了历史新高,同时市场上也不乏推出巨额回购计划最后却不了了之的公司。最为典型的是2015年海通证券的回购计划,海通证券推出的不超过216亿元回购计划意外告吹,终止回购的原因也遭到投资者质疑,认为海通证券回购自家股份的诚意不足。实际上在2015年,永安药业、伊力特、东方雨虹、交大昂立、国元证券等推出的股份回购计划均被终止。

  而本轮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潮发生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资管新规大幅收窄了企业的“非标”融资,导致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或大股东融资渠道收紧,甚至是关闭,进而引发资金链紧张,同时叠加股价连续下跌导致实控人或大股东的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

  对此千波资产研究员黄佳告诉我们,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实施回购大多是因为股价持续下跌,逼近其质押平仓线。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解除质押风险,从而被动进行回购。此外,多数公司回购的数量极其有限,没有拿出充分的“诚意”。尤其机构投资者选择标的是优中选优,更加注重公司的内在价值,所以市场对这类股票回购并不感冒。

  近期科陆电子的回购就较为典型:5月19日,科陆电子发布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预案,拟回购金额最高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实施期限不超过12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科陆电子6月6日停牌价是6.49元/股,目前的价格也未超过6元,而公司回购的价格不超过15元/股。今年6月8日,科陆电子公告称,实际控制人饶陆华的质押率达到98.84%。对此有私募人士表示,科陆电子回购股份的真正用意恐怕是稳定股价,避免实际控制人遭遇平仓。

  值得注意的是,科陆电子6月14日公告称,公司控制人饶陆华分别进行了两次补充质押,在6月8日和11日将持有的470万股和200万股质押给东证融汇证券资管和东莞证券。5月1日~6月1日期间,科陆电子股价大幅下跌超过22.9%。而6月初至今,沪指下跌了10%,而科陆电子股价从6月1日截止8月3日,这期间股价又下跌了19.8%。

  对此我们以投资者名义电话采访了科陆电子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实控人的高质押率已经下降。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当时这个回购的价格是根据此前的市场来定的,当然回购也有稳定股价的考虑,但公司此次回购主要是用于股权激励。对于回购的进展,科陆电子在8月6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7月31日,公司已开立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尚未开始回购股份。

  如何甄别“忽悠式”回购?私募支招

  滨利投资基金经理梁滨告诉我们,虽然说回购是股东对与自家公司股票的价值认可,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具体的标的具体分析,不能看到回购就买入,因为里面也有些是因为股东质押的股票快到了平仓线,希望通过股票回购来刺激股价上涨。

  君禾资产对我们表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高低取决于市场对该公司价值的认可程度,而非上市公司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所以对于股票回购的标的,投资者也不能盲目投资,需要自己分析研究后做决定。

  梁沛颖进一步指出:我们也需要正确认识到,股票回购是否导致股价上涨,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业绩是否有一个比较好的增长,发展前景如何,它的估值在同行业里面是否已经处于很低的位置。投资者不宜看到管理层回购或者员工持股计划回购,就盲目买入股票,而应扎扎实实地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我们认为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即使不回购股价依然会上涨。所以股票是否回购并不是股价是否能上涨的一个主要判断标准。

  美港资本创始人及基金经理陈龙表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剖析回购行为:

  一是公司管理层并非在股价严重低估的情况下做出回购行为,这时市场认知分歧较大;

  二是管理层确实在股价严重低估下开始回购,但市场主流认知是不信任;

  三是管理层确实在股价严重低估下回购,而市场主流认知表现出信任。以上只有第三种才会出现回购引发股价上涨,而目前A股的情况更多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

  回到本质来看,一是只有专业的投资者才能认识到管理层是否在股价真正严重低估时回购,二是只有专业投资者才能识别市场的认知分歧,并有足够耐心等待分歧逐步消失从而达到认知趋同,这样的结果就是股价大幅上涨。

  文/阿里论金微信yzzsjc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股份回购潮起,甄别“忽悠式”回购,还得看这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