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鼎论金 发表于 2017-2-6 21:47:48

中国股市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IPO发行节奏骤然提升,基本上实现了一周一批次的发行速度,而月均筹资规模也出现了水涨船高的迹象。与此同时,在再融资规模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市场减持套现的压力却有增无减,中国股市“圈钱市场”的特征却又一次暴露出来。
  从新三板挂牌企业积极寻求转板的契机,到远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的纷纷私有化退市,再到IPO堰塞湖问题的长期存在等,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实际上也暗示出中国股市自身具有巨大的财富造富效应,而企业得以成功到A股发行上市,则意味着将会获得几何式的回报预期,而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也会因此实现“一夜暴富”的目标,较踏踏实实干实业的企业家来钱更快、更轻松。
  多年来,新股爆炒现象经久不衰。在此期间,虽然有多次的新股发行改革举措的出炉,但仍然无法从本质上打破新股爆炒的神话。在实际情况下,一家企业登陆至二级市场,其股价将会遭到大肆疯炒,而在当下发行市盈率约束的背景下,新股上市后的涨幅依旧巨大,而当其股价打开涨停板之际,其在二级市场上的实际市盈率早已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水平,而此前制定的发行监管红线,似乎处于一种形同虚设的状态。
  事实上,对于A股市场来说,在核准制模式下,企业发行上市并不轻松,在此期间若企业财务指标发生些许的问题,也可能会阻止其上市的进程,甚至需要重新排队申请。
  一般而言,对于一家准备发行的企业来说,它需要先后经历受理、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预先披露更新、召开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补充等程序,在此之后,才能够获得核准的批文。然而,对于企业而言,这一过程并不轻松,历时也较长,而在此期间,若A股市场IPO遭到了停发,则往往意味着排队企业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材料更新压力,而考虑到部分企业的周期性问题,稍有不慎,则将会影响到其上市的进程。
  不过,当企业成功发行上市之后,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二级市场的炒作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回报预期,而当下庞大的企业急于寻求A股市场的上市需求,也或多或少受到了A股市场巨大的造富效应影响,而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上市之后企业市值大幅膨胀,依靠上市公司这一品牌资源,也能够比其它非上市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渠道以及更优越的融资规模,这一些优势也是非上市企业无法比拟的。
  然而,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来说,正处于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阶段,且处于IPO注册制改革授权的关键时间点,而注册制的推进似乎也有提速的预期。
  注册制,本质上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发行制度,而未来企业可否上市,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判断。由此一来,未来企业上市的预期将会大大增强,而IPO堰塞湖问题也将会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但是,如果注册制不能够同步实现退市率的提升,信披的加强,那么注册制却容易演变成股市大扩容的借口,这对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将会构成实质性的影响,而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将会受到冲击。
  实际上,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总结为,多年来中国股市基本上离不开“重融资轻回报”的格局,而股市为融资服务,为融资而定位,却成就了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从股市为国企脱困,到股市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再到股市扶贫的论调出炉,实际上也反映出中国股市本身的定位就存在了问题。多年来,中国股市为融资服务,似乎已经是天经地义了。
  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融资是首要功能,但投资功能也同等重要。换言之,如果股市只强调融资,却缺乏对投资功能的提升,而一旦过快融资消费掉股市的投资信心,则最后还得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去修复股市的投资功能,再度提升起股市的投资吸引力。很显然,这样的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的。
  多年来,中国股市基本上离不开“牛短熊长”的局面,而每逢股市走牛之后,蜂拥而至的融资也将会接连上演,紧随其后的,则是一系列减持套现的行为发生。更为普遍的现象是,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获得更好的减持目标,试图与部分机构资金捆绑着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试图配合相关股价的拉升,方便其后续的减持套现行为。至于部分上市公司高管,也试图利用提前辞职的方式,来规避政策的约束,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套现的目标。这一切,已充分反映出市场“脱实向虚”的风险,而踏踏实实干实业的企业家,往往比不上那些通过上市赚快钱的大股东、投机客。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的融资定位,确实需要有一个逐渐修复的过程,而均衡股市投资与融资的功能,让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率,这才是中国股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也能够实现市场多方共赢的局面。
  笔者周鼎论金从事金融工作多年,对金融外汇、理财、股市有自己独到的方法。目前如果你遇到问题了,可以加我V信vip23737与我咨询交流,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最精准的指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股市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