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便宜好吃吗 发表于 2020-3-16 08:58:20

大批定增产品来袭,究竟应该如何挑选-私募直营店

大批定增产品来袭,究竟应该如何挑选-私募直营店


投资私募基金,上直营店和私募直接聊。申请排排网名片,加入私募大佬朋友圈。成为排排网金V,享线下私募大咖交流会特权。
--
定增预案年年有,今年披露特别多。新规落地三周以来,当前定增市场已经重新活跃,近期定增市场十分凶猛,上市公司、券商、公募、私募等齐上阵。在不少私募看来,与科创板打新策略一样,但凡低风险高收益的策略,很快就会被蜂拥而来的市场资金填平,定增策略也一样会如此。


根据数据显示,自1月1日到3月9日,沪深两市披露的定增预案数量达114起,合计募集资金超134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仅3月以来短短12天就有40多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回看2019年1月1日至3月9日,沪深两市披露的定增预案数量仅为32起。换言之,2020年以来披露的定增预案数量较上年同期上涨256.25%。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定增?


自从再融资新规发布以来,上市公司掀起了发布和修订定增预案的一波高潮,多家上市公司和券商纷纷开始抛出增发预案。宁德时代定增200亿、中信建投定增130亿、锦州银行120亿、三安光电定增70亿......近期上市公司增发预案和定增方案修订扎堆出现,定增市场回暖已在路上。


新规后短短三周内,便有72家上市公司新推出增发方案,其中71家公司为定增,1家公司为公开发行,拟合计融资上千亿元。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有多种,包括IPO、上市公司发债、公开增发、配股等都是融资方式,但为什么定增融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此重要呢?


其实上市公司想要融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做定增,因为定增对上市公司的要求相对较少,对于公司的盈利状况、利润分配、融资规模都是没有限制的。但如果做配股和公开增发或者是发行债券,那么对财务状况都是有非常严格的指标要求。


上市公司做定增有很多目的,第一是实际控制人做资产注入,通过定增把另一部分资产装到上市公司里面;二是集团整体上市;三是壳资源重组,通过定增的方式完成借壳上市,同时募集配套资金,这也是非常常见的方式。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做项目融资,如新建一个工厂,或者补充流动资金,改善财务状况类,此外,还有的是出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目的。


定增市场规模迅速扩充的背后是市场自身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需要转型,需要新的资产及并购行为,这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很多产业都处于发展早中期,集中度较低,因此整个行业面临快速整合提升的过程,一些优质的龙头企业通过不断的并购和收购的行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定增的方式融到资金,去收购上下游产业链把自身业务做大做强。


参与定增的主要投资者类型


定增对象主要分为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和部分自然人等三类。根据业内人士的统计,定增对象为大股东类的定向增发占比45%,定增对象包含机构投资者的占比约50%。另外,还有一部分定向增发对象为换股公司股东或境内自然人,占比约5%。由此可见,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为参与定向增发的两大主角。


定增操作较为复杂,流程也比较繁琐,以一年期定增项目为例,若公司决定要非公开发行、发布预案就需要一系列流程,从公司决定定增到实施发行可能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最快也需要4-5个月,需要专业投资者长期跟踪。


参与定增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信托、私募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三类。信托公司作为定增的直接对象,只能以自有资金参与定增,若信托公司以信托资金参与定增,需通过其他资管通道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指根据证监会设立的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的投资基金,主要包括公司型、合伙型、契约型三类组织形式。资产管理计划概念则是广义范畴运用,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等。


一大 波定增产品来袭,究竟应该如何挑选?


近期,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在纷纷抢滩定增市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讲,定增产品可以适当配置一些,毕竟机构参与的市场,散户很难介入,而且如果刚好能“打折买好货”,也是有很大概率能获取一定收益的。目前市场主打定增投资策略的产品非常多,但其管理机构的实力背景、产品的投资策略、以及项目资源获取能力等各有不同,究竟如何挑选合适的定增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第一,判断入场时机。如果是在5000点的时候买了定增产品,那么被套的风险是很高的。但如果是在3000点以下购买定增产品,还是具备一定空间的。当前定增投资通常有10%-30%的折扣,相当于自带折价买股,若股票下跌,则给投资者提供了“安全垫”保护;若股市上涨,则带来了折价收益。


第二,仔细考量定增策略。不同机构的定增投资策略不尽相同,主要分为精选个股、量化投资类、指数化投资、间接参与定增等类别。通常来说,被动投资策略不强调主动管理能力,更多的是强调中标率,而精选个股策略的定增产品,更加强调的是管理人的投研以及项目筛选能力。投资者在选择产品之间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而有所区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批定增产品来袭,究竟应该如何挑选-私募直营店